越早知道越安全!又发地震了,还是连着来,万一有一天我们居住的城市也地震了,到时候要怎么办呢?
我们住得楼房够不够抗震?
是呆在家里避难还是户外逃生?
逃生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事情?
了解得越早越多,我们在灾魔面前就有更大的生存几率。
如何科学避难?
地震来了怎么办?记住这三个动作:趴下、掩护、稳住!(Drop, cover,hold)
▏趴下!▕
采取低姿态逃生姿势,找到稳固的桌子、靠着承重墙或柱子、或者在不带淋浴房的卫生间里避难。
▲地震来时,哪怕在空地上也要趴下
如果在厨房里感受到地震,抓紧时间关燃气。
因为地震中管道会扭曲破裂,极易导致燃气泄漏、引发大火。
▏掩护▕
一手护头,一手护颈。
地震中,头和颈是你最应该保护的部位。
▏稳住!▕
地震不伤人,伤人的是房子和家具的位移及坍塌,所以找到一个牢固的庇护所非常重要。
比如说抓住桌子腿、靠着承重墙、躲在没窗的卫生间。
因为地震中有可能会把门框、窗框压变形,有机会就把门窗打开,不然压变形后你就出不去了。
另外,记得远离门框、吊灯、高柜和窗户,不然很容易被砸到或被玻璃割伤。
地震时的楼梯很脆弱,最好等到地震波过去了再逃生。
▏“生命三角区”不可信!▕
加拿大人库普(Doug Copp)首先在互联网上大力宣传他的“生命三角区”理论,不久之后就得到国内社交媒体的疯转,并且被当成了一种地震自救方法。
库普宣称,地震时房子会坍塌、家具会砸得稀巴烂,所有要找能形成三角区的地方躲藏而不是桌子底下。
▲ 假的,别信!!
事实上,谁也不能预判地震中哪里会形成三角区。
哪面墙会立着、哪面墙会塌?墙是往内塌还是往外塌?
你还没想清楚,可能就被砸晕了,还是赶紧爬到桌子底下保命吧!
什么时候适合逃生?
▏逃生节点▕
地震通常是这样来的,最先到达的是P波(纵波:推进),表现为上下振动,破坏力最弱。
其次是S波(横波:剪切),表现为前后左右抖动,比较危险。
最后产生的是L波(面波),是P波和S波在地面相遇后产生的混合波,波长大、振幅强,不耐震的建筑轻易就能被L波拉得土崩瓦解。
P波和S波之间的停顿从几秒到几十秒不等,这就是最佳的逃生时机,
▏避难还是逃生?▕
避难还是逃生?这几乎是一个生与死的选择。
地震和火灾不一样,要看你的所处位置、个人身体素质,和地震预警系统的完善程度。
在没有预警系统的情况下,如果你确信能在四五秒的时间内跑到户外,那就撒开腿跑,否则还是呆在原地避难比较安全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:yztougao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请先
!